酒类保存与储藏方式(三)

Jiou Jiu Shang Wine & Sake Academy, Inc.

酒类保存与储藏方式(三)

3.湿度

最佳湿度(约50-70%)可以防止软木塞变干并防止任何氧气暴露。另一方面,太过潮湿会导致软木塞上形成霉菌,污染酒质,外加标签腐化的风险。


4.振动

这是我本人最在意的一点,酒里面的酵母(不论是葡萄酒或是清酒)皆是"沉睡中的小五郎"。酒瓶的突然移动(甚至响亮的声音)会搅动沉淀物,由此唤醒这些酵母继续工作,即使是微小的移动和声音也会引起葡萄酒的振动,从而改变其陈酿过程,渐渐的会导致葡萄酒变得太甜、芳香不那么浓郁或酸度降低。


如果空间有限,可以简单地用聚苯乙烯泡沫塑胶或气泡膜包装瓶子,然后将其放在您很少使用的房间中,软木塞瓶以平放来保持软木塞湿润,这也将防止氧气进入瓶子。


另外,一些无滤过清酒(代表整瓶酒里充满了活力满满的酵母,应大幅度减少震动与光害(让它们冬眠吧!)


是的,附有实验精神的我,很好奇若把小五郎们唤醒后会发生什么事?无滤过清酒的所有特殊风味尽失,就只剩下牛奶,陈年起司. . .

曾经有一对美国夫妇问我:葡萄酒开瓶后若使用适当的保存器具可以延长品饮时间,(两周为建议)那清酒呢?基本上,纯米酒类,本酿造类,原酒类,甚至浊酒(Nigori)这三类,可以开瓶后储存.其他种类的清酒,尤其吟酿,大吟酿酒与无滤过酒需尽快喝掉,对!就是尽快喝掉。从开瓶后最璀璨的细腻味道将一去不复返. . .


若不信,可以跟我一样做一下实验(笑)。

日本酒与烧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info 2024 Dec 5
每年10月1日是全國清酒日,11月1日則是燒酎日,而現在,又多了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12月5日。這一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日本的清酒、燒酎、泡盛等傳統釀造技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LA Jetro Sake Event! 與世界分享清酒之美
作者: info 2024 Dec 2
今天又跳回了清酒專業人士的mode,今天是洛杉磯JETRO第二年的event。
感恩節餐搭幕後花絮
作者: info 2024 Nov 21
我想沒有一位講師會自己早上五點多開始翻來覆去起床開始做當天要上課的感恩節餐點....
烧酒鸡尾酒工作坊:边学边玩
作者: info 2024 Nov 9
我不知道燒酎課那天有多少人去看我的直播?(羞) 我只知道我們玩得很開心!學習,是為了增長知識,而考試只是拿來讓你知道自己對新學習的東西了解了多少。
Shochu-A-Low-Calorie-High-Flavor-Japanese-Spirit
作者: info 2024 Oct 27
烧酎(Shochu)是日本的传统蒸馏酒,不仅口感多样、适合各种场合,还因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推崇。
Libby Tseng in Vinitaly USA 2024
作者: info 2024 Oct 22
歷經八個多小時的轉機與飛行,我終於到了芝加哥的Vinitaly USA(義大利酒展)。非常難得的機會,上了許多振奮人心的大師課程,受益良多。
SSI Navigator Certificate
作者: info 2024 Sep 12
酒久赏第一次SSI Navigator课程下礼拜要开始啰! 去了一趟日本出差超怕收不到学生们的证照。还好~ 顺利拿到了呢!
探访ssi日本总部!与日本酒大师们的深刻交流
作者: info 2024 Sep 9
记得那趟前往SSI日本总部的旅程,仿佛一场梦。踏进这座日本酒的殿堂,我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热情与敬意。
100+名女性评审齐聚一堂,共同品味清酒的奥秘
作者: info 2024 Sep 8
女性的力量正在崛起。柔软的,刚毅的,坚持的,跳耀似的,广大包覆着的。一百多名女性评审聚集一起,安静的会场只有摇杯与写品论的笔声⋯
麴对日本清酒的重要性
作者: info 2024 Aug 6
在日本酒的制程中,有一句「一麴二酛三发酵」基本格言,麴在制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由于主原料为米,而米本身并不含糖分无法转化为酒精。因此需藉由并行复发酵完成。 以蒸熟后放冷的白米制麴,随着洒麴的技巧,完成的麴会分为总破与突破两种:总破精型内外都布满麴菌丝,由于糖化完整,通常用于制酒母或浓醇口感的酒款;突破精型只有表层与点状分布麴菌丝,较适合酿造淡丽风格酒款,因此麴也直接影响了风格的关键。
更多文章